唐朝怎么过中秋_唐朝中秋节风俗习惯
唐朝中秋节习俗
从《周礼·春官》的“中秋夜迎寒”一说来看,“中秋”在中国古人心中已占有一定位置,但此时的“中秋”与现代的“中秋节”并非同一概念,即便到了节假日最多的唐代,八月十五都不是法定节日。倒是当时的新罗(朝鲜半岛国家之一),已将八月十五列为法定节日,放假三天。
虽然八月十五不是节日,但唐代八月十五的活动还是很丰富的。这一天,最为活跃的是女性,特别是女孩子,后来广为流行的“女子拜月”,便是唐代女性中秋之夜最爱做的事情。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李端的《拜新月》一诗,所描写的便是唐代女性拜月的情形——
开帘见新月,
便即下阶拜。
细语人不闻,
北风吹裙带。
诗中的“新月”,便指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刚升起的月亮。在唐代,“女子拜月”风俗颇为流行,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,女性在八月十五晚上都不忘拜月。施肩吾的《幼女词》,进一步证明了拜月风俗对唐代女性的影响,连小女孩都知道——
幼女才六岁,
未知巧与拙。
向夜在堂前,
学人拜新月。
唐代女性为何喜欢中秋拜月?这里有极深的文化内涵和宗教背景。在古人看来,中秋节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、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一样,都是女性节日。古人认为万物有灵,月亮上也有一位神仙——代表女性的太阴之神,与代表男性的“太阳神”相对应。
“嫦娥奔月”的神话诞生后,作为月神的月亮更被拟人化,嫦娥成了月亮女神的化身。嫦娥是女性的福音,能赐予女性美貌、爱情与家庭幸福,自然要祭拜她。这一观念在唐代已被广泛认同,唐代女性爱拜月,便很好理解了。
后来,唐代女性的“拜月”风俗逐渐成为中国女性共有的中秋节风俗,希望“貌似嫦娥,圆如洁月”,由此还衍生出“月亮占候”、“摸秋送瓜”等风俗。
古代女性如何拜月?明末文人刘侗、于奕正合着的《帝京景物略·春场》里有这样的记述:“八月十五日祭月……家设月光位,于月所出方,向月供而拜,则焚月光纸。”
至于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的节日规则,应该是古代女性出于维护自己节日空间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。事实上,这一规则并非“全国通行”,有的地区拜月便不避男性,甚至男女同拜,明嘉靖时期的《固始县志》曾记载,当地“男女望月罗拜,已而欢饮。”
唐朝中秋节故事
《旧唐书·玄宗上》载:玄宗“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,生于东都。性英断多艺,尤知音律,善八分书。仪范伟丽,有非常之表。”唐玄宗生性儒雅,多才多艺,因此,他过中秋节也具有诗情画意。
据《唐逸史》《龙城录》《太平广记》等相关文献记载,唐朝开元年间,八月中秋之夜,月色如银,温柔地洒下层层清辉。唐玄宗李隆基与方士罗公远在宫中饮酒赏月,广袖舒展,琴弦笙歌。望着皎洁的月光,玄宗不由地说:“此月普照万方,如此光灿,其中必有好去处。嫦娥窃药,奔在月宫,既有宫殿,定可游观。”说到此处,玄宗仰面长叹:“只是如何得上去?”
罗公远说道:“启禀皇上,这有何难?”说着,掷手杖于空中,即化为一座银色大桥,直通月宫,“皇上请御驾启行。”于是,玄宗与罗公远二人移步踏上银桥,直上青云。过了桥,走上10余里,见到一座城阙,露下沾衣,寒气逼人,面前有座玲拢四柱牌楼。抬头看时,上面有个大匾额,乃是六个鎏金大字“广寒清虚之府”。罗公远说:“此乃月宫也。”玄宗从大门走进去,但见庭前有一棵大桂树,扶疏遮荫。仙女数百,素衣飘然,婀娜多姿,随音乐翩翩起舞于广庭中。
玄宗看得如痴如醉,默默记下仙女们优美的舞曲。回到人间后,玄宗即命令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,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,这就是闻名后世的《霓裳羽衣曲》,唐明皇夜游月宫由此成为千古佳话,月宫从此也有了“广寒宫”之称。当然,这是野史的记载,或许只是唐玄宗的一场梦,不能信以为真,权当吃饼赏月时的谈资吧。
中秋节月饼由来
赏月之余,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。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,为军队的祝捷食品。唐高祖年间,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,八月十五凯旋而归。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。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,拿出圆饼,笑指空中明月说:“应将胡饼邀蟾蜍。”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,从此就有了中秋吃饼食的习俗。当时的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中秋节摆设大香案拜月,圆饼、西瓜、苹果、葡萄等供品一应俱全,其中圆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,考究的人家,西瓜还要特意切成莲花状供奉。